蒋孝勇虽然被蒋介石给予厚望,却并没有想跟着家里的步调走。他生活在政治家族里,深知其中的弯弯绕绕,每当看到官场中的阿谀奉承他就倍感厌恶。
在大学期间他就对商贸产生了无比浓厚的兴趣,而对于家族给他安排的路线,他又无能为力。他沉醉于商贸的钻研中,甚至想好了之后怎么发展,但一想到父亲和祖父的期望,他又倍感无力。
蒋孝勇
可内心一旦有自己的想法,无论如何掩藏,最终都无法放弃。1973年,蒋孝勇从台湾大学毕业,蒋经国将他叫去谈心。
蒋经国说:“如今你已经毕业,我和你祖父的意思是想让你从政,可以给你安排一个比较闲的官职,等你熟悉环境后,再给你升。”蒋孝勇听后,内心从商的愿望更加强烈。
他将手握成一个拳头又慢慢松开,面露难色地说:“爸爸,我不喜欢从政,对官场一点兴趣也没有。”蒋孝勇的话令蒋经国十分震惊,这是多年来小儿子第一次拒绝他。他皱着眉头问:“不从政?那你想做什么?”
展开剩余76%看着蒋经国愠怒的脸,蒋孝勇还是下定决心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讨厌政治,我想要做生意!”蒋孝勇的话很意外,蒋经国似乎并没有料到,他非常失望地说:“为什么讨厌政治呢?这很不应该,你应该知道你祖父对你的期望吧!”
蒋经国
蒋孝勇点点头,依旧不动摇自己的想法,试图与蒋经国讲道理:“或许您和祖父在官场能够叱咤风云,但我不一定行。虽然我从小接触政治,但我讨厌官场的风气,那些令我头皮发麻。”
或许蒋孝勇的话戳中了蒋经国的痛点,蒋经国竟久久没有作声。过了很久,蒋经国终于放松了态度说:“人各有志,我可以明白,但我还是给得给你挂一个职位。”
蒋经国坚持给自己挂一个职位,蒋孝勇也没有办法,毕竟让他跻身官场也是祖父的愿望。就这样蒋孝勇一面是国民党中央财务委员会会员,另一方面是“鸿霖”公司的董事长。
这个职位是蒋经国亲手为他安排的,虽然蒋经国同意蒋孝勇从商,但也不希望他和普通商人一样,至少是个官商。而“鸿霖”正是国民党在台湾规模不小的党营企业,这样件经过既满足了蒋孝勇的愿望,又不需要再花费精力帮助儿子经商。
对于蒋经国给他安排的一切,蒋孝勇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接受了。然而,蒋孝勇刚进入商业圈就出师不利。
鸿霖公司一位董事长因涉嫌盗版被卷入了官司中,这对鸿霖公司的影响非常大。
蒋经国劝蒋孝勇在影响扩大之前赶紧撤出来,减少对自身的冲击力,还给他安排了“中兴电工机械公司”一个职位。
按照当时的情况,蒋经国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这是蒋孝勇人生中的第一道风浪,就在蒋经国的帮助下轻松度过。
“中兴”才是蒋孝勇大展身手的地方。这里光有国民党的不动产和可支配资金就非常可观,即是蒋孝勇不计后果地做“亏本买卖”,也有国民党在背后给他撑腰。
蒋孝勇
一开始蒋经国以为蒋孝勇只是一时兴起,等过几年蒋孝勇吃到苦头就会乖乖地按照他铺好的路走上政治的道路,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蒋孝勇在从商方面非常有头脑,天生就是做生意的好料子。
没过几年蒋孝勇就在“中兴”站稳了脚跟,原本像一盘散沙的“中兴”,在蒋孝勇的管理下,也逐渐不如了正轨。
蒋孝勇之所以能让“中兴”起死回生,主要归功于他对待员工的态度和平和的处事风格。他善于运用哲学取悦于员工,对待员工有赏有罚,博得了员工们的一致好评,他也是在这时候在公司建立起了威信。
几年后,蒋孝勇在商业圈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中央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他管理的公司。蒋孝勇真正的光辉时刻即将来临。
蒋孝勇一家
1980年,靠着蒋经国在背后的大力支持,蒋孝勇在商业界和政治界可谓是呼风唤雨,他不但有两个党营公司的加持,还是台湾的常务理事和国民党中委。
但蒋经国的身体却一日不如一日,甚至已经到了无法亲自管理事务的地步,身边的孩子竟没有一个按照他预期的那样从政。在商业叱咤风云的蒋孝勇不忍心父亲的愿望就这样落空,不得已回到了蒋经国的身边,放弃经营了多年的商业宏图。
1988年,蒋经国去世,台湾发生了许多事情,蒋孝勇实在忍受不了台湾政治的风气,带着妻儿迁离了台湾,住在了加拿大。
发布于:天津市